尾蚴性皮炎

尾蚴性皮炎

概述:尾蚴性皮炎(cercarial dermatitis)又称血吸虫皮炎(schistosome dermatitis)、游泳痒、沼泽痒,是在血吸虫尾蚴侵袭人体时,局部所引起的一种以瘙痒性丘疹为特征的急性炎症反应。

流行病学

流行病学:分布广泛,在所有温带地区均有报道,估计全球有两亿人口患病,寄生于人体的血吸虫,即曼氏吸虫、日本血吸虫及埃及血吸虫。在我国流行的是日本血吸虫。 

病因

病因:是在血吸虫尾蚴侵袭人体时,局部引起的一种以瘙痒性丘疹为特征的急性炎症反应。

发病机制

发病机制:本病的病原是禽类或畜类血吸虫,禽畜宿主排出虫卵,在水中孵出尾蚴,感染螺蛳,经过1~2月,产生大量尾蚴,如人们下水劳动,可受到尾蚴的侵袭而感染,通过穿刺腺分泌溶蛋白酶类溶解表皮角层而钻进皮肤,引起局部炎症反应。

临床表现

临床表现:人接触疫水后,尾蚴经十几分钟进入皮肤,局部出现暂时性水肿性红斑,几小时后可消退,但继之又出现水肿性丘疹,显示出一种迟发性炎症反应。初感染者可无症状,或出现轻微症状,如伴瘙痒;在致敏的患者,丘疹和痒疹持续一周左右才能消退。

并发症

并发症: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。

实验室检查

实验室检查:感染早期(最好在2~3h内)可查到尾蚴。粪便中找到虫卵或孵出毛蚴。

其他辅助检查

其他辅助检查:组织病理显示急性炎症反应,早期可见真皮水肿,淋巴细胞、中性粒细胞浸润,后期有嗜酸性粒细胞浸润。

诊断

诊断:根据流行地区、接触疫水史及临床特点,且以下肢为主较易诊断。

鉴别诊断

鉴别诊断:应与虫咬皮炎相鉴别。

治疗

治疗:对症处理,内服抗组胺药,外用安抚止痒剂。

预后

预后:治疗不及时,可致肝硬化腹水

预防

预防:消灭丁螺,定期普查。早发现,早治疗。

轻触这里
关闭目录

目录

Copyrights 2005-2022 导医网 版权所有